波形护栏的结构按设置位置分为两种:侧护栏和中央隔板护栏。路侧波形护栏结构由端立、两端柱、两端柱、拉索、支架和拉索端接头编号组成。
(1)端部立柱是用于接收电缆张力和失控车辆碰撞力的二级结构,由三角形支架、底板和混凝土根底组成。端部结构可分为埋入式和拆卸式两种。埋边结构与混凝土根、底连接,端柱的埋深因类别不同而异。三角支架与空气的夹角为45°。一方面,底部焊接的钢板可以用来形成一个波动的框架。另一方面,通过底部的钢板可以大大增加与根部底部混凝土的粘结力。钢板后,护栏的标高容易控制。端部构造装置位于波形护栏的起始点。
(2)两端柱由三角架、底板和混凝土基础组成。波纹护栏装置长度超过200~300 m时,应施工两端。小房间的端部结构为三角形,适用于甲级波浪护栏,需要一对装置。从波形护栏的端部结构开始,电缆延伸1至2个柱,直到电缆长度的另一端被设置。由于波浪护栏的长度将继续延伸,作为另一条线索的末端,即一对钩子的两端的另一端,需要发展21m(三跨)才能重新设置。这样,两个波形护栏由两端交替构造,在结构两端之间设置柱的两端。
(3)两端柱结构两端垂直,采用焊接钢管。A级和s级冲击力较大,钢管外径140mm。嵌入在土或混凝土中的柱因其不同的嵌入条件而有不同的考虑因素。由于立柱与路缘距离较近,靠近边坡左侧的上部压力较小。为保证波形护栏的强度,埋深宜为140~165cm。当柱埋在水泥混凝土中时,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锁紧效应,埋深为40 cm。
(4)支架结构柱表面与电缆表面之间的距离应以支架宽度为准。支架为圆柱形,并螺栓连接到柱上。支架的作用是固定缆绳的位置,并将缆绳水平悬挂在站立面上一定的间隔,以避免碰撞车辆在立柱处的阻塞和绊倒,便于车辆的引导。
(5)电缆与电缆之间的距离均匀地从碰撞力展开。根据车辆类型和撞击角度的情况,不仅需要使电缆距离形成一定的高度,以避免车辆出或钻,而且还可以在尽可能多的电缆的共同方向上接受碰撞力,以防止冲击力集中在大部分电缆上,并且电缆之间的距离设定在130mm。电缆和电缆端头接头是护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电缆采矿机具有一定的刚度和优良的耐腐蚀镀锌钢丝,其结构为3/7左右,由于强度的要求,电缆的外径为18mm。索节是索与端柱(或两端柱)相对的部分,包括锚头、拉杆、扣件等。电缆应先固定在锚头巾上,然后再用拉杆螺栓固定在柱上。